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的2021年11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的结项名单,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晓莉主持完成的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新型城镇化社区样态及其治理的比较研究”(编号:16BZZ050 )顺利结项,获得“良好”等级。
该项目以城镇化理论和实践为基础,从微观角度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的城镇化社区治理的具体样态与逻辑,以此揭示城镇化社区及其治理的特征与价值。并将其纳入国家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过程,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和建议。课题负责人先后在西安、 延安、高陵、汉中、渭南、咸阳、安康以及浙江泰顺等地农民集中转居社区、城改回迁安置社区、易地移民搬迁社区、小城镇建设社区等不同类型城镇化社区开展调研。调研部门涉及区县政府、民政部门、乡镇(街办)、村(居)民委员会、村(居)党支部、物业公司、社区社会组织、村(居)集体经济组织、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居民等等;调研问题涉及社区治理的组织架构、治理主体、治理内容、治理方式 、治理困境、治理成效以及社区治理的实践和经验;调研方式包括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座谈会、实地观察等等。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和调研材料系统整理和研究,公开发表阶段性论文10余篇,其中cssci期刊3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体制改革》《中国共产党》全文转载2篇。阶段性成果转化为省区政协提案并被采纳落实18件,民盟中央采纳2篇,省政协大会发言2篇,省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刊载1篇。4件研究咨询报告获省、市、区领导同志批示。阶段性成果获奖13项。在对这些成果的进一步总结和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32万字的研究报告。该项目主要学术和应用价值有:1.该研究对城镇化社区及其治理展开研究,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空间,丰富了研究内容,有助于实现社区治理理论的体系化。2.该研究系统考察、客观呈现了城镇化社区样态及其治理的现状与特征,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经验材料。同时对这类社区及其治理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判断和新的学术观点。3.在研究视角上从“个体” 研究转向“关系”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从惯常使用的个案研究转向类型化研究和比较研究。以此促使该研究领域的问题域和研究视野更加广阔。该研究为统筹推进社区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经验,为党委政府研究制定城镇化进程中不同类型社区治理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提供可行性指导意见。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国家级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创新性做细做好项目选育、申请动员及辅导、立项后过程服务管理,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总量持续增长,结题质量持续优化,产生了一批标志性、有重要社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有效地支持了我校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高质量地服务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