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中心、陕西省统计局、西安财经学院主办,新疆财经大学中亚经济研究院、兰州财经大学丝绸之路经济研究院、西部能源经济与区域发展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西安统计研究院联办,“丝路经济国际论坛”国际学术会议,于5月19日-20日在西安财经学院召开,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波兰及国内著名高校、研究院所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围绕 “一带一路”建设,给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金融和贸易的合作与共享,以及如何保障“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通过与国际知名专家和世界顶尖学者面对面的交流,展示了中国与国际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对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论坛开幕式上,会议联合主席、西安财经学院院长胡健教授作了大会主旨发言,通过回顾“一带一路”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就,梳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历史,提出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发展并不均衡,连接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和发达的欧洲经济圈的中间地带广大“一带一路”区域,却是世界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的不发达使得世界经济割裂成东西两级,经济融合和政治等方面之间的分歧始终是该地区合作的软肋,但是这种经济的非均衡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困境,成为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反弹乏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界经济发展严重的不均衡性呼吁第四经济增长极的出现,以推动整个世界经济的复苏,而这也正是“一带一路”建设缘由及发展的宗旨,化解“一带一路”在区域合作水平滞后、文化多样性、文明板块断层及大国间的地缘政治博弈等因素下的难题,探讨其运行规律及产生机理和走势,则是学术界和理论界需要探讨和研究的理论命题。
随后,江青教授、江潮教授和邢方教授代表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发布了研究院三个最新研究成果,分别是:2017 “一带一路”营商指数研究报告、2017“一带一路”链接指数研究报告和2017“一带一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研究报告。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有来自国内外的31名专家学者作了专题报告。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围绕丝路沿线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金融、贸易合作共享,互联互通合作机制,以及博弈论和智库建设等方面展开讨论。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宪春教授,以“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对外经济结构调整”的主题报告,为大会拉开了开篇讨论;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主任,王军教授,在书面报告中提出,为“一带一路”发展添加新的动力,需要参与各方积极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切实促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
在两天的会议中,来自哈萨克斯坦、波兰外国学者,从本国角度,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对区域内国家的影响,哈萨克斯坦纳尔霍兹大学教授Shyryn Kantarbayeva教授,以“‘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哈在农产品市场合作的前景展望”向在场专家学者展现了一幅中哈农产品合作的图画;哈萨克斯坦纳尔霍兹大学Amina Aubakirova教授,认为在“一带一路”发展过程中,中哈需要发挥地缘优势,进一步加强合作;波兰科学和高等教育部Panel Zacharewecz教授,指出波兰将致力于搭建丝路教育文化交流桥梁,促进丝路智库发展;波兰约翰保罗二世卢布林天主教大学Wojciech Kruszewski提出了加强中波在人力资源和社会科学合作的多种想法;波兰约翰保罗二世卢布林天主教大学Rafał Bartczuk,阐述了波兰学者眼中的 “一带一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David Bartosch教授认为应当充分利用文化交流,来促进“一带一路”国家间的外交,深入阐释了文化外交对增进区域间理解和信任中作用。
南开大学马蔡琛教授,从财政学的角度,探讨了丝路经济带中坑能存在的税收风险和必要的防范措施;南京大学风笑天教授通过兰州和西安的调查研究,分析了丝路沿线城市的家庭结构,探讨了当前情况下可行的养老模式;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林海,通过分析农产品的技术复杂性,分析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农业出口的特征;华东师范大学王海燕教授,以经贸合作为主要内容,分析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开拓经贸所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方向;云南财经大学王敏教授,以大数据、税收征管应用与国际合作为主题,探讨了丝路国际合作的财税基础;新疆财经大学,李新英教授,基于中亚与世界主要大国数据分析讨论了信赖度对出口贸易效率影响;新疆财经大学两位博士研究生,南楠和刘伟,分别就中亚四国货币政策框架,以及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影响和在场的专家展开讨论;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伊丽娜通过大数据分析了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的状况。
西安财经学院李佼瑞教授,通过调研数据测算了丝路经济带国内节点城市消费的环境指数;韦艳教授从陕甘新三省的调研数据分析了丝路沿线省份健康扶贫的现状和挑战;焦兵教授以“打造陕北能源化工新高地,探索‘一带一路’地区能源全产业链合作新模式”为题与参会代表展开讨论。
在博弈论的讨论中,中国科学院曹志刚教授,美国东密西根大学,西安财经学院刘九强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张强教授,福州大学的李登峰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李昂生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徐根玖教授,西北工业大学侯东爽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孙浩教授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合作和非合作、经典与模糊博弈。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包括模糊合作博弈的核心、Shapley值的研究,区间博弈中的Banzhaf值、solidarity值、区间均分剩余值、区间折扣Shapley值等解的简便解法,以及合作状态下的边际贡献的研究。应用方面包括区间博弈解的实现途径,允许缺货且需求为区间值的联合订货EOQ模型,区间值变权Shapley值的成本分摊方法、博弈论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经济中的应用等。在动态博弈方面,专家们对动态交通下的网络博弈、重复博弈下的极限核心进行了探讨。专家们的报告促进了博弈论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对于博弈论及其应用的进一步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次会议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深入探讨和交流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丝路沿线区域和国家需要面对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博弈均衡以及可行的政策落脚点,展示了前沿的学术成果,为促进统计学、区域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次会议的成果必将成为促进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金融和贸易合作与共享,对保障“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